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银屑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失眠验案
如何掌握经方
如何掌握经方呢?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方如何分类。经方分类形式繁多,约之不越三种。 一是原著分类法,均见于《伤寒论和《金匮要略方论》两书,这里勿庸多赘。 二是据证分类[六经证型提纲分类]论述如下。 这里所谓之证,既不是个别的证,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之证。也即表证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。
经方与后世方相比,因理论体系不同,故而用药也有所不同。如后世方认为桂枝、附子等不能用于热证,而经方常用于热证;后世方认为升麻升提,而经方认为主清里热;后世方用黄芩解表,而经方用其清半表半里、里热……因此,欲掌握经方用药,必先清楚经方的主要理论,分而述之不过以下三要点。
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,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。何谓辨证施治?张仲景所著《伤寒杂病论》(即《伤寒沦》与《金匮要略方论》)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。考《伤寒论》,不只是论治伤寒,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。
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(1)
麻黄是我们中国一种传统的发汗药、平喘药、利水消肿药,同时也是一种兴奋剂。大家知道,冰毒主要来源于麻黄,是从麻黄素里面提取的。在经方中间,麻黄方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,《伤寒论》里面麻黄方有14张,《金匮》里有13张,像其中的麻黄汤、大青龙汤、麻黄附子细辛汤等,都是经方中的重要方剂。
葛根汤用来治突发性耳聋,大便干结的加大黄,耳聋的加川芎。这是个学生的案例,20岁,主诉两天前出现左耳胀痛,然后两耳听力下降,一查是突发性耳聋。这个女孩子体格很壮实,当时我给他用的是:葛根60g生麻黄6g 桂枝12g 赤芍12g生甘草6g制大黄6g 干姜6g红枣20g。七剂。
用于外感风寒。麻黄性温辛散,能发汗散寒而解表,又可散风透疹。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、恶寒、无汗等症,常与桂枝相须为用,有发汗解表的作用。如治麻疹透发不畅,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,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,因肺主皮毛,本品既能宣肺,又能发散,可收透疹、平喘的效果。
麻黄类方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类方剂,主要由麻黄、桂枝、杏仁、石膏等药物组成。在《金匮要略》中,麻黄类方被广泛地应用于伤寒、太阳病等疾病的治疗中。这些疾病与杂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首先,伤寒和杂病都是中医学中的常见疾病,但它们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不同。
这个往往都可以看作是麻黄体质。麻黄汤 麻黄汤这张方,学得最早,用的最少。我们的学生到医院实习,提出用麻黄汤,往往被老师臭骂一顿:这哪有什么麻黄汤证?哪有什么真伤寒?很多人不会用麻黄汤。其实麻黄汤是张好方。
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(3)
麻黄汤不仅对下面的器官有效,对上面的大脑也有作用。
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,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、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、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、胸闷、气喘等症。如寒邪咳喘,多配杏仁、甘草同用;外有寒邪,内有痰饮,常配细辛、干姜、五味子、半夏等同用;至于肺热咳喘,常配石膏、杏仁、甘草等同用,如麻杏石甘汤。用于风水水肿。
葛根汤用来治突发性耳聋,大便干结的加大黄,耳聋的加川芎。这是个学生的案例,20岁,主诉两天前出现左耳胀痛,然后两耳听力下降,一查是突发性耳聋。这个女孩子体格很壮实,当时我给他用的是:葛根60g生麻黄6g 桂枝12g 赤芍12g生甘草6g制大黄6g 干姜6g红枣20g。七剂。
麻黄类方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类方剂,主要由麻黄、桂枝、杏仁、石膏等药物组成。在《金匮要略》中,麻黄类方被广泛地应用于伤寒、太阳病等疾病的治疗中。这些疾病与杂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首先,伤寒和杂病都是中医学中的常见疾病,但它们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不同。
很多人不会用麻黄汤。其实麻黄汤是张好方。麻黄汤是古代伤寒病的主方,是一个经典的辛温解表方,它适合于无汗而喘,无汗而身痛者。但今天我不来说治喘治身痛,而说说麻黄汤的拓展使用。减肥 麻黄汤的减肥作用非常好。
是需要经验共享的。所以,我一直主张大家有经验要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,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共同提高。今天呢,我也来介绍一些临床应用的经验,还有一些我收集到的资料,主题是讲一讲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。
梁冬的人物经历
1、梁冬,他的学术旅程起始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专业的学习,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媒体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1998年,他加入了凤凰卫视,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努力,梁冬迅速崭露头角,被赞誉为亚太区最知名华语节目主编及主持人之一,他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,赢得了广泛的声誉。
2、梁冬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表明,他不仅在传媒领域有深厚造诣,而且在中医领域也有深入研究。这种跨领域的学习和实践,使得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中国传统文化,为《国学堂》栏目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度解读。
3、梁冬哥,原名梁冬,1974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,是一位知名的文化学者、媒体人和企业家。梁冬哥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,获得文学学士学位,之后他进入了媒体行业,曾在多家知名媒体机构担任要职。他在媒体行业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和经验,为他日后的文化研究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